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2019年度第一、二期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9-04-01来源:作者:

3月25日-31日,自治区红十字会在南宁市举办2019年度第一、二期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应急厅、广西老年大学、广西瑞康医院、广西警察学院和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等8个单位共8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由自治区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主任何国杰主持,自治区红十字会潘雪红副会长就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应急救护培训师”做了重要讲话,要求大家秉承 “人道 博爱 奉献” 红十字会精神,增强做好应急救护培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应急救护培训的基本知识,切实掌握救护技术的操作要领,积极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做好现场应急救护传帮带教学工作。


▲潘雪红副会长(中)作开班仪式讲话

培训第一天,自治区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副主任王魁老师首先用多个生动的案例突出救命的黄金时间重要性,强调突发事件现场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人)为伤病员提供心肺复苏操作的必要性,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体机能原理知识、应急救护理论知识、高质量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以及常见急症、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原则,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员们更好地解决“何时救?谁来救?怎么救?”的难题,培养学员既要有见义勇为的意识,更要具有见义智为知识和技能。




▲自治区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副主任王魁老师授课中与学员互动


培训教学以模拟示范、现场指导和实践操作为主,学员们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直至按压姿态手法、深度频率准确无误达到要求。老师模拟创伤现场,边示范边讲解用绷带进行环形包扎、螺旋包扎和“8”字包扎,用三角巾对头面部创伤的帽式包扎,以及上肢、肩部(单双肩)、胸部(单双胸)、全腹部、下肢创伤的包扎,学员们通过听讲解、看示教,勤练习、备考核的方法准确掌握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创伤包扎等技能,反复进行互相包扎演练,扎实掌握规范的应急救护技能。在实操考核中,学员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各自的考核内容。并结合急救理论知识进行“应急救护PPT”专业课程制作,编排,试讲。




▲创伤包扎实操训练


▲受表彰的10名优秀学员



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广西2030”规划》提出:2019年群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达到3.3%,2030年达到20% 。中心积极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动应急救护培训“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